“端午档”年年难产,国产电影又遇“滑铁卢”

  截止至发稿前,今年端午档前两天票房累计达到55115.8万。其中,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2》两天票房累计45096.16万,以一己之力扛起八成以上票房;而剩余的10部国产片、3部重映片票房总和勉强过亿,占总票房的不到两成。更有甚者,以喜剧片《疯狂这一年》为例,上映3天累计票房才达到0.4万。

  如今,在我国“档期”已经渗透到了全年12个月里,只要说得上来由头、叫得出名字的日子,几乎都能被电影发行方炒成“热门档期”。据时光网统计,我国内地已有256天被划在“档期”之内,包括清明档、六一档、元宵档、端午档等等。但大多数都是空有“档期”之名,并不存在较为突出的“档期红利”。

  观察今年端午档单日票房,均在27000万左右,与日常周末票房并没有什么明显差距。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思考,诸如此类的“小档期”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端午档:好莱坞大片之“蜜糖”,

  国产片之“毒药”?

  要知道,今年并不是国产片第一次在端午档集体“熄火”了。其实,在我国类似于“端午档”这样的小档期,一直以来的票房表现都可以“冷冷清清”来形容。在2012年和2013年时期,内地端午档票房还一直徘徊在一到两亿之间;到了2014年,好莱坞大片开始接管端午档,整个市场才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假期三天的票房产值逐年攀升;另一方面,“一超多弱”的局面也逐渐成为惯例。

  其中,2014年的“端午档”较为特殊,时间上恰恰与“六一档”重合,尽管为了迎合儿童市场,上映了大量动画电影,包括《魔幻仙踪》、《辛巴达历险记2》、《太空熊猫总动员》等,但该档期的票房冠军却是好莱坞大片《X战警:逆转未来》,也是由于该片的提振,整个端午档票房高达4.24亿,较2013年上涨了75%。

  到了2015年“端午档”,是国产大片反超的一年。这一年好莱坞大片《分歧者2:绝地反击》开画,该片北美上映后揽收1.29亿美金,但在内地却因认知度较低并未取得突出的成绩。而与之同期上映的国产片的《杀破狼2》,则因为吴京主演此前在《战狼》中精彩表现的带动,无论认知度还是票房都位列同期影片第一。

  2016年,按照好莱坞大片规格打造的中美合拍片《魔兽》,将“端午档”的票房潜力推向巅峰。数据显示,2016年“端午档”在电影《魔兽》的带动下总票房飙升至8.44亿,占年度票房比例的1.86%。虽然2017年“端午档”票房有所回落,但整体票房走势稳健,票房占比基本在1.4%左右,票房第一的影片依然是好莱坞大片《加勒比海盗5》。

  也是在这一年,一部好莱坞大片遥遥领先,多部国产片持续落后的局面才真正引起行业重视,近11部国产影片的集体熄火,与今年“端午档”的情况如出一格。难道“端午档”真的成了好莱坞大片的“蜜糖”,国产片的“毒药”?

  10部国产片票房难破亿,

  谁让“端午档”集体熄火?

  究其原因,还需从“端午档”这类仅有三天的“小档期”本身来看。首先,这类档期并不受“国产大片”的待见,一些成本较高、制作规格较高的国产片,宁愿选择在“大档期”扎堆“对打”,也不愿意屈身于“小档期”。例如,今年暑期档就堪称史上“最拥挤”暑期档,无论是新导演的处女作、大导演的大制作,还是大IP电影都选择在这一档期集中上映。

  一方面,是“小档期”时间短、容量小,不利于走“长线”发行的影片厚积薄发、积累票房;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影片是想趁大片“扎堆”将影市大盘烧热之际,从中分羹。最著名的例子就要数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趁2017年春节档喜剧、古装、大制作电影密集上映时,临时入局,化身一道解腻的“清粥小菜”拿下10亿票房。

  当然,除此之外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近几年的“端午档”,首先在时机上国产电影就不占据优势。总是一些好莱坞大制作与国内小成本电影“较量肌肉”,败下阵来也是情理之中,此前上海影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就曾分析,“今年端午档前一天是美国大片《侏罗纪世界2》上映,可以说两周以内,国产电影票房都是向下走的。”

  而今年的“端午档”还同时碰上高考、出游和世界杯的分流。尤其后者,因为视频网站的造势,现在几乎是全民讨论世界杯,对一些以男性观众为主要受众群的影片而言,实际上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既然类似“端午档”这样的“小档期”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票房红利,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小档期”其实是中小体量类型片

  发力的好时机

  要知道,端午档过后刚好迎来“大片扎堆”的暑期档,后者作为国内三大档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竞争尤其激烈,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集结了张艺谋、姜文、徐克三位华语电影顶级导演同期争霸,极容易形成大片强势垄断的局面。但在这之前的6月,却恰恰是中小体量电影发力的好时机。

  上文中提到,今年端午档上映了10部国产片,包括小沈阳自导自演的喜剧片《猛虫过江》,吴镇宇、张智霖主演的悬疑片《泄密者》,“影后”黄璐主演的悬疑片《血十三》,由金起范主演的喜剧片《泡菜爱上小龙虾》,喜剧片《疯狂这一年》、《家》、《疯狂的麻将》,动画片《吃货世界》、《第七个小矮人》和悬疑片《时间监狱》。

  不难发现,这些影片集中在喜剧、悬疑等类型,对于这类中小体量的影片而言,倘若选择暑期档与大片正面“硬刚”并不是明智之举,强弩上画,极有可能遭遇排片困境,沦为炮灰。因此,“端午档”就更像是中小体量影片的“避风港”,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竞争消耗。

  且今年的端午档正处于暑期档预热阶段,前后衔接的双档期,本质上是有利于票房持续走高的,趁不少片方还未重点布局,上映一些质量过硬的小成本影片,是具备大有可为的潜力的。其实不只“端午档”,像“五一档”、“元宵档”、“情人节档”等等,都是中小成本类型片的“福地。

  此前,《烈日灼心》、《催眠大师》、《嫌疑人X的献身》等,都是在小档期中赢得大票房的经典案例。因此,票房好不好不排除档期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影片本身。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