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戛纳电影节在中国:影响力大了,敬畏心少了
文/我实在是太cj了
近日2016戛纳电影节落幕,金棕榈大奖属于复出的英国老牌导演肯·洛奇指导的《我是布莱克》,评委会大奖颁给了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最佳导演奖下起“双黄蛋”,分别颁给蒙吉(《毕业会考》)和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最佳男女主角则是由沙哈布·侯赛因(《推销员》)和贾克琳·乔斯 (《罗莎妈妈》)获得。
获奖名单公布便引起了争议,呼声最高的德国电影《托尼·埃德曼》,在戛纳场刊给出历史最高分3.7分的作品,在本次电影节一无所获。
获奖作品中,《只是世界尽头》的场刊评分只有1.4,阿萨亚斯的《私人采购员》也只有2.3,
《我是布莱克》获得了2.4的评分,但就是这些“低分作品”拿了各类大奖,让在场的影评人及媒体大失所望。
或许多兰的发言可以表达导演们的心情:“我在影片的首映场上,看到观众们给予了非常热烈的回应,我也记得他们脸上的泪水。我们拍电影到底给谁看?是给影评人吗?是给媒体吗?是也不是。”“我永远会对自己忠诚,而不是人云亦云。”
然而,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的同时,中国互联网对此并不敏感,对于网民而言,22号最大的事情是宋仲基上《快乐大本营》内地综艺首秀,微博热搜的关键词是鹿晗在综艺节目给rain贴心的当翻译。
1 内地文艺片迸发的年代 她是电影人的缪斯女神
当年二十三年前《霸王别姬》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当年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的时候,内地娱乐圈还叫“文艺圈”,拍电影是一件高雅而艺术的事情。
那时的内地电影市场属于第五代导演,属于张艺谋和陈凯歌们,社会意识的影响让电影市场偏社会和文艺,在香港艺人自称拍戏是一份工作时,内地文艺圈则透出拍戏是一份荣誉的气质,百度德尔塔俱乐部(delta-2013)的以往连载文章也有相关内容深度刨析。
拿奖就是这个气质的最佳体现,拿奖也成了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就好像我们参加奥运会不拿金牌等于没拿奖一样,拍出的文艺片不拿几个奖,那就算不上成功。很多人对于文艺片的认识,并不在于这个故事的意味深远,也不在于反应出来的内容有什么影响效应,只是用奖项来衡量作品的高低。
奖项也分三六九等的,地方省部级的,最低,国家级的,合格,国外电影节奖项,牛逼。除了看奖项性质,还看主办地点,如戛纳电影节在法国——艺术之都举行,那不得了了,就两个字:高冷。
那些年国产电影如果拿了戛纳电影节的大奖,国内文艺圈必然是一片沸腾,“我们的电影红到国外了!”
实际上,那些年拿奖的电影,从导演到演员,也确实是一流配置。
93年《霸王别姬》拿下金棕榈大奖,是华人目前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拿下金棕榈奖的作品。这部作品在内地公映的时候有4000多万的票房,对比现在某些商业片都拿不到这个票房,《霸王别姬》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更要特别指出的是,那个时候的电影票均价6元左右。
94年葛优以《活着》成为戛纳电影节首位华人影帝,那时的葛优演技达到表演巅峰,他在《活着》和《霸王别姬》都有相当精彩的演出。
95年张艺谋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戛纳技术大奖,97年王家卫以《春光乍泄》获得戛纳最佳导演,99年陈凯歌以《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戛纳的肯定,让这些电影也高大上起来,甭管你看没看过,一看介绍拿了国际大奖就得自罚三杯。
2 互联网与商业片的兴起 电影节步入娱乐化
千禧年之后,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这十年来,互联网发展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万里之遥的沟通也只是瞬间完毕,更多的普通人无需通过特定的媒体如报纸、杂志接收到世界的信息,只要会上网,哪里都可以进行了解和发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友的素质也在降低,如果说早年能用计算机上网是“精英”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人人都会上网,网友构成也出现了“三低”:低领、低收入、低学历。那么这样的网友占据了市场,甚至在开始推动话语权的时候,就没有人再想去讨论文艺片了。
对他们而言,文艺片枯燥难懂,并不值得讨论,远不如爆米花电影看的欢快,不需动脑。
这十年也是内地娱乐市场迅速发展的十年,自张艺谋的《英雄》开启“大片”之路后,内地商业片市场全面开花,新兴热门电影模式多样,我们再看不到十几年前媒体和观众都热情讨论某一部电影的样子,在乎的只有票房。
这五年的商业片更到了一个神话的地位,只要大明星、大场面,文艺圈早已不在,现在的主题是“颜值既正义”“娱乐至死”。所有就有了《小时代》、《栀子花开》……
通向庸俗的互联网推动了商业片的市场和网络话语权,商业片的繁荣又让互联网在娱乐话题方面得到满足。
这直接把“高冷”的电影节带入了一个大众领域:要不与我们一起同化,要不就边缘化。
文艺电影导演依然在坚持,可是是那么的无力。
这几年内地电影在戛纳电影节的成绩相当好: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
2009年娄烨《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天注定》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但是,有那么多作品在戛纳电影节入围或者获奖,却没有相应高度的话题性。
《青红》上映的那一年,圈中的话题是《无极》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互联网恶搞文化正流行,严肃影视成为被恶搞对象,或者说,一切影视都有被恶搞的可能。
《左右》、《三峡好人》在国外拿奖如火如荼的时候,互联网对这些作品是淡漠的,你说的再热情再牛逼,也只能换来网友轻飘飘的一声“哦”。
3 电影节成为包装的名利场 互联网降低了艺术的距离感
《日照重庆》入围戛纳的时候,对于这个泛娱乐化的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将范冰冰带到了戛纳的红毯上,范冰冰在这部戏中是“客串”,邀请客串明星以电影成员身份走红毯真是相当少见。
但这一走,成功的把高冷又专业的“戛纳电影节”,变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明星的“戛纳红毯节”。
范冰冰在2011、12、13、15年都踏上戛纳的红毯,她身披“龙袍”、“仙鹤装”、“青花瓷”等有中国特色的服饰登上国外电影节的红毯,即使没有任何作品入围戛纳,但也受到强烈关注。在她之后,多位没有入围作品的明星也以不同身份走上电影节红毯。
这种行为难免被人诟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仅有专业演员参与的戛纳电影节,远不如这样一堆堆人气明星过去更受关注。互联网上讨论戛纳明星红毯的,永远比讨论戛纳竞赛电影的多,百度德尔塔俱乐部(delta-2013)的以往连载文章也有相关内容深度刨析,毕竟那些沉闷的文艺片并不是每一部都会播放,甚至某些来自小国家的作品,连带个翻译的下载都少得可怜。
实际上,戛纳也是非常欢迎人气明星的,哪怕他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戛纳电影节始于1939年,今年已经举办到69届,戛纳从一个普通的海滨小城,成为了今天的电影之都。电影节每年吸引至少6万电影人和20万名游客,电影节市场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占据重要地位。
耗资巨大的电影节收入主要来源是广告商赞助,为了让广告商获得效益,电影节在各个渠道加深自己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政府亦给与大力支持,2007年戛纳的市长设宴邀请世界各地来戛纳报道的媒体,宣传电影节。
互联网当然也是戛纳电影节打造和宣传自我的平台。
早期戛纳电影节在中国的宣传只能依靠传统媒体,如今互联网成为又一手段,除了依旧投放广告外,互联网营销更倾向于“软”宣传的性质,话题讨论、口碑营销、直播互动、潜移默化传达电影节的信息。
明星的话题讨论,就带动了对电影节的关注,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一部分。曾经的电影节,内地走红毯的明星无一不是身怀作品的大明星,戛纳电影节也根据国内市场,把电影节往“高端”里营造。
现在,在互联网的效应下,通俗和八卦占据了眼球,那么除了在评选上保持“高冷”,在其他方面则放宽尺度,迎合讨论。站在红毯上的是小明星也好,是网红也好,只要他们有关注度,就利于网友对话题的讨论热情。
十几年前天王巨星的出席,让我们认识和膜拜这个国际电影节;现在人气明星的前往,何尝不是营造网友对戛纳电影节的另一种膜拜——就像排队合影鹿晗摸过的邮筒,没有任何理由。
互联网让“讨论”更直接和白热化,戛纳电影节曾经因地域带来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的缩小。
我们要看电影节的情况,要看明星的照片,不需要再等上好几天,而是可以和欧洲的人民同步。我们在互联网上热议着电影节的明星,我们为电影获奖名单则争论的时候,一边增加着电影节的影响力,一边也减少了对电影节的敬畏心。
如果说二十年前大家面对戛纳电影节,是一种敬仰膜拜的心情,那么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对戛纳电影节已可以越来越平等的对待。
信息、资讯、娱乐爆炸发展,想了解的东西触手可及,没有了距离感。
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的了解到国外对获奖电影的评价,可以清楚的知道戛纳电影节在国外的喜忧情况,知道电影节的收视率和国外关注度,知道他们的媒体是怎样形容我们的明星——提到或者无视。
明星们再想靠着去走一轮红毯就升级成“国际明星”的路线已经不可能了,信息的交流让我们知道在别人眼里,某的巨星只是“一个奇怪的中国女人”。一些“行家”在网上科普戛纳电影节的红毯情况,什么是特邀嘉宾、什么是拿着邀请函就可以进的、什么是路人也能参合一脚。
对于不少内地群众而言,电影节就是一场场的红毯秀,早几年是巩俐葛优走的,走出大国风采、文艺气质,现在则已经被走成菜市场,人人都可去的外国旅游景点。我们讨论着红毯格调越来越低,但对电影的关注也越来越浅。
4 文艺与商业并存 人气与艺术并行
是不是说戛纳电影节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影响就变了呢?这又未必。
戛纳电影节依然是电影业界中金字塔的顶级存在,对电影有着权威、专业的评审。任何一部电影作品,任何一位追求电影质量的导演,都应对其保持尊重。电影节的地位是不变的,在电影人心中也依然是高山仰止的殿堂。
但在普通网友和观众中,在娱乐圈中,戛纳电影节正变成一场带有功利性的娱乐大趴体。
首先是各大明星依然会把这里的红毯当成时装周来走,下回会尽量给自己安排一个体面的身份;其次是内地娱乐圈的年轻一代明星处于爆发成长阶段,从偶像剧走出来的他们需要奖项的肯定,百度德尔塔俱乐部(delta-2013)的以往连载文章也有相关内容深度刨析。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粉丝们的高度聚集,从而也形成了粉丝市场。粉丝们高度重视奖项,因为这是偶像“实力派”的证据,是年轻一代演员脱离偶像成为实力派的必须道路,是区别于同层次偶像小生/小花旦的方式。
对于一些文艺片导演,认为“拿大奖”是对他们实力的肯定,对于片方,则是要考虑到宣传和票房了。在内地当前的文艺片市场,默默的上映难以得到重视,“方励一跪”这样的极端手段无法再来第二次,“国外拿奖国内宣传”依然是有效的营销途径。
甚至是商业片,也会到电影节上来交流、宣传、卖片。这是难得的营造“世界感”的机会,提高电影的层次。
不管戛纳电影节是否会“带我们玩”,我们对她的认识正通过无数个渠道加深,来自专业的媒体、来自非专业的围观群众、来自别有用心的公关,来自任何一双关注的目光。
戛纳电影节在中国正从文艺的、权威的艺术节、渐渐变成商业的名利场活动。用娱乐化扩大影响力,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在他们最核心的部分,参赛电影的评选,依然属于小众的世界。
责任编辑:梁燕(E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