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众电影排片量少?
小说里,大徒弟天鸣第一次吹《百鸟朝凤》就忘了曲,师父焦三爷后来去给小徒弟的工厂看门。而电影里,师徒二人对唢呐都有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坚守。(劳雷影业供图/图)
近来,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事件的余波仍在发酵,舆论聚焦之后,《百鸟朝凤》绝处逢生,上映22天票房突破7000万。甚至获得了“密钥延期”,放映时间延长至7月6日。问题是,为了给《百鸟朝凤》排片,挤掉了其他国产小众文艺片的上映档期。
那么,是不是院线多了,大银幕数量多了,就有了多余的资源去承接那些小众电影的放映?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电影院对于影迷群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小众电影仍然很难分享到排片档期。这就要从中国电影发行的分成制度谈起。
2001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正式推行“院线制”改革。而在此之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行制度主要遵循以1993年发布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蓝本的初步市场化改革方案,简称“片源制”。
片源制的模式比较接近于现在的视频网站“抢片源”,制作方公开竞卖影视产品版权,视频网站公开“竞拍”,通过层层角逐、讨价还价,价高者获得独家播放权。片源制与之类似——各地有实力的电影公司通过经济或者行政手段,在一个区域内“垄断”放映权。
院线制则受了国外大片“进口分账制”的启发,大致模式为电影在各个院线均有投放,制片方与电影院对票房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所以院线制也可以称之为“分账制”。
通俗而言,片源制为“一次性买断”,而院线制则是“业绩抽成”。姑且不论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电影院肯定都是希望赚钱的,为了多赚钱,他们肯定倾向于播放那些热门影片。
在片源制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电影院都能抢到热门影片的播放权,只有有实力的大电影公司才能抢到新片、大片的放映权,电影放映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排他性。而那些小的电影院发不了新片、大片,只能放老片,“小片”,客观上就给小众电影留下了一线生机。
而改革成为院线制之后,每个电影院可供选择的片子目录一模一样。影片排片量的竞争,不再是影院与影院之间的独家放映权的争夺,而是影院内部,不同电影之间对一天内24小时时间段的争夺。
而且,电影院的排片是实时调整的,哪些电影看得人多,就有机会得到更长的拍片档期,更多块银幕数,从而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形状的自然排序。
影院、银幕数量增减不会对倒金字塔形状产生影响。当一个地区看电影的人数多,电影院少,供小于求,赚到钱的电影院老板会扩大规模,建更多的电影院。但是排片目录仍然与其他电影院大同小异——看的人多的,就多排,看得人少的,就少排。
拥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影视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时会让下游的院线多排一些上游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从而对电影票房产生影响。但是这种人为干涉,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院线制度下影片的排序结果。因为,如果观众不买账,多排出来的场次上座率一定不会高。投资拍的电影赚钱了,但是旗下的院线赚得就少了,“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全国一盘棋算算总账,划不划算还真不一定。所以,最后会把排片权归还给市场。
在中国,“倒金字塔”排片结构是为数不多的,完全按照“无形的手”自由发挥的结果。
在片源制阶段,很多电影院规模小、设施差,甚至根本称不上是电影院,只能是算作“录像厅”。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搞几盘盗版录像带关起门来放就能赚钱。跃过短暂的VCD光碟机过渡时期,进入互联网“播种”新时代,只需一根网线资源应有尽有,设施陈旧、用户体验差的电影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电影讲究的是“视听享受”,重金打造的大屏幕、大音响,只有放有大场面的大片,才算物尽其用。所以,高大上的电影院本质上是拒斥小众电影的。
网络编辑: 小碧
相关新闻 《百鸟朝凤》“跪求”排片,是坚守还是... 写剧本写到焦三爷的戏,吴天明有时痛哭流涕。 “外地人”苏有朋眼中的北京大妈 大妈是一个中国现象。我们习惯给某些群体戴帽子,但我想讲讲她们的故事。 韩三平:拍什么我说了算,怎么拍听你的 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普世的,追求普世价值观,宣扬普世的人生哲学,追求的是普世道德品质。这... 电影票价为什么不能降? 香港的电影是拍给街坊邻里看的,而内地电影票价决定了这里的电影是拍给公司白领以上收入的人看的...
评论2条
同步评论并分享本文到:
评论发送中,请稍候
1234